7月7日消息,九号机器人IPO已获得上交所同意,如果不出意外,将在科创板上市。据招股书显示,九号机器人注册地位于开曼群岛,属于红筹企业,且存在投票权差异及VIE架构等公司治理特殊安排。
人工成本越来越高,不仅是快递行业在大力推广使用机器人,就连外卖企业也正在研发,在部分环节用机器人来取代传统人力。九号机器人旗下的Segway Robotics团队就研发了一款Segway配送机器人S2,非常特别的是,它能中午送外卖下午送快递。
Segway配送机器人S2,是一款智能、灵活,可兼顾室内外运行的配送机器人,是九号机器人于2018年发布的配送机器人S1的升级版。它主要依托于高精度地图数据、智能导航系统、自动全局规划技术,能够很好的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且针对特殊环境,如某些办公楼、小区不允许快递员进入的问题也可解决,而大量被解放的配送员可以在上游做一些更有附加值的区域运营、调度、机器维护之类的工作。
目前,末端配送主要有外卖配送和快递配送这两种类别,但是两类配送的配送员并不能共用。而且,外卖配送存在波峰波谷时段,非用餐期外卖员没有太多订单,人员相对闲置。而快递员送一单只赚1元左右,货品数量大种类多,工作时间长,不少快递员转行送外卖,这两类从业人员分布存在严重不平衡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九号机器人Segway Robotics团队设计了箱格可以灵活调整的配送机器人箱体,仓格可根据配送货物的大小来调整,灵活变更2-4格箱位,这种动态容积能让它既能送快递又能送外卖。如此一来,可以让它在用餐高峰去送外卖,非用餐高峰去送文件、鲜花、水果、衣物等,减少资源浪费。
在机器人运行过程中,管理者不需要到现场进行监控。在云端系统后台,管理人员能实时监控到机器人的电量、位置、任务状态、环境障碍物、行车记录。遇到意外时,机器人将自动报错报修,云端管理人员可第一时间远程人为介入干预。
此外,九号机器人采用先进的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通过WiFi、4G等无线方式实现对接,实现机器人自主乘梯而不需要人类的协助。机器人通过无线信号的传输,向云端系统发送乘梯指令,云端系统接收到机器人乘梯指令后,会向电梯控制器下发指令,电梯控制器点亮机器人目标楼层按键,然后机器人就能上下电梯,直达目的楼层了。
Segway配送机器人S2目前主要应用于写字楼、商场、酒店、医院等不同场景的室内配送,同时具备建筑物周边的短距离运动能力,支持多机协作配送,每单平均8分钟送达,3台机器人即时配送运力可达300单/天。
科技创新还是“小米代工”?
坊间有闲谈,九号机器人在发布产品时非常高调,定价被行业认为相比激进,其原因是背后有小米和红杉资本两大金主。事实如何呢?
相关资料显示,九号机器人的国内主要客户是小米,近三年,与小米发生的关联销售金额分别是10.19亿元、24.34亿元和24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73.76%、57.31%和52.33%。
对与小米的“密切”合作九号机器人官方解释,在成立初期为打开渠道,公司自主选择和小米合作,为小米量身打造的定制产品独家分销模式诞生。在这种模式下,小米会买断九号机器人为其定制的产品,公司则不能私自对外销售。
对单一客户高度依赖存在较高的风险,如果未来小米采购数量下降,九号机器人的收入和利润等经营业绩会受到巨大打击。对此,上交所在问询函中要求九号机器人进一步解释与小米集团存在大额关联交易,销售渠道、收入结算、盈利水平等对其存在重大依赖的情况。
实际上,九号机器人为小米提供定制产品,小米通过自有渠道进行销售,并按照约定比例分成(分成比例为50%:50%)。九号机器人销往小米的产品单价在1500元左右,九号机器人产品平均销售单价在1800元左右。在于小米合作过程中,九号机器人产品议价权限并不过,对其利润有较大影响。
在贝多财经关于九号机器人的相关中称,九号机器人更像是小米的代工厂,而不是机器人实力企业。因此九号机器人并非一家智能、科技公司。
九号机器人在研发投入占比较低,招股书显示,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研发投入分别是0.91亿元、1.23亿元和3.17亿元,营收占比分别是6.61%,2.9%、6.91%。其中智能服务机器人研发投入更低,数据显示,2019年,九号机器人的智能服务机器人收入仅为0.09%。行业专家称,电动车行业是一个非常成熟产业,其配套十分完善,技术研发相对其他行业要求较低,服务机器人是未来发展重点,作为一家智能科技公司应该在此方面加大投入。
机器人“贵族”,价格相对太“贵”
九号机人将研发重心放在电动平衡车和电动滑板车上,这两类产品占同期销售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9.27%、95.6%和92.17%,而机器人业务占比重不足1%。
据电动车之家报道,九号机器人的主要产品电动平衡车、滑板车,不符合我国的机动车安全标准,也不在非机动车产品目录内,且目前在多个省市地区均出台了限制上述产品上路的规定。
2019年12月九号机器人发布的两款电动车,分别是国标电动车C系列和和电动踏板摩托车九号电动E系列。定价在4999元到16999元不等,价格定位较高,市场主流价位在2000到4000元之间。电动车高端品牌雅迪产品中范·迪塞尔同款在天猫旗舰店售价为7799元。
九号机器人可称为电动车中的“贵”族,但是消费者普遍反馈价格太贵。同为高端、科技、智能电动车的小牛电动面临着销售渠道、定价过高等诸多问题,导致小牛电动每台电动车亏损近千元,小牛的问题也是九号机器人面临的问题。
九号机器人主打的产品中有多款针对儿童设计的产品,但在实际使用中有家长反馈,购买之后小朋友只使用了不到10次,使用频率非常低。这也会成为影响销量的原因之一。
张书乐表示:“九号机器人布局两轮电动车,或许是想把智能、黑科技的技术带入到该领域。而在两轮电动车领域,老玩家在技术上的优势并不是很明显。”
另外,随着“一盔一带”等安全政策的发布,政府对交通工具的管理愈加严格,很可能会给九号机器人的营收带来冲击。